微机胶质层测定仪在操作方面需遵循以下步骤
2025-11-25
5
微机胶质层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烟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层厚度(X值)和最终收缩度(Y值)的专业煤质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煤炭科研、焦化生产、电力燃料评估及煤炭贸易质检等领域。该仪器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备超温保护、断电记忆、自动报警等功能。其测定结果对配煤炼焦工艺优化、焦炭质量预测及煤炭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的提高,微机胶质层测定仪已成为现代化煤质分析实验室的标准配置之一。
微机胶质层测定仪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试验前准备
煤样准备
煤样需符合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并通过1.5mm圆孔筛,避免过度粉碎。
煤样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处,从制样到试验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超过需在报告中注明。
设备清洁
清洁煤杯内壁、杯底、热电偶铁管及压力盘,使用金刚砂布去除焦屑、炭黑等杂质,确保表面光滑。
清洁煤杯底受热面、沟槽、析气孔,并用针穿通各孔,确保畅通。
辅助工具制作
单层纸管:用香烟纸粘制,直径2.5-3mm,高度48-53mm。
石棉圆垫:用0.5-1.0mm厚石棉纸制作,直径59mm。下部圆垫有热电偶铁管穿孔,上部圆垫有两个孔(一个供热电偶铁管穿过,另一个供钢棍通过)。
装煤杯
将杯底放入煤杯,确保沟槽落到底,且杯底凹槽中心与压力盘热电偶孔洞中心对准。
依次放入石棉垫、滤纸条(宽55mm,长190-200mm)。
将煤样分四次装入,每次装完后用金属针拔平,不得捣固。
装完煤样后,铺上上部石棉垫,将露出的滤纸条边缘折复于石棉垫之上。
放入压力盘,用压板固定热电偶及钢棍,将煤杯放入上部砖垛的炉孔中,连接压力盘与杠杆,挂上砝码,调节杠杆至水平。
二、控制器操作
接通电源
接通控制器电源,仪器进入自检状态,显示“……Tdy……”,并有报警声,按“消音”键消音。
约30秒后自检结束,控制器显示试验时间、要求温度、前后炉实际炉温。
初始要求温度设定
若初始前、后炉温平均值小于40℃,则认为是冷炉启动,初始要求炉温定为20℃,试验时间定为0,经过2分钟后,以10℃/分的速率增加。
若初始实际炉温平均值大于40℃,则认为是暖炉启动,初始炉温定为初始要求炉温,并自动计算出相应的试验时间。
当要求温度到达200℃后,放慢升温速率至5℃/分;到250℃后,以3℃/分的速度增加,直到试验结束。
计算机操作
开启计算机,进入胶质层程序,显示开始窗口,点击“欢迎进入”键,进入试验资料填写窗口。
填写试验编号或样品编号,选择运行方式(双炉、前炉、后炉)。
如做新试验,点击“库清空”键,清除上次数据。
点击“监控”键,进入监控窗口,显示工作状态、试验时间、要求温度、前后炉实际温度、体积曲线即时值及转弯指示信号。
三、试验过程监控
数据记录与报警
计算机自动绘制体积曲线,并填入每分钟前、后炉的实际温度。
当要求温度到达250℃时,仪器报警,通知化验人员抄表和绘图,之后每10分钟自动报警一次,操作人员进行记录。
在体积曲线转弯时,计算机指示控制器报警,监控面上的转弯指示灯变红,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对胶面进行测量。
胶面数据键入
在前后炉坐标轴原点处点击“键入”键,在右侧显示时间、上胶面、下胶面三个文本框和“确认”键。
将测得数据填入对应的文本框后,点击“确认”键,数据将在监控面和前后炉试验报告窗口内显示出相应点,并入库或填到相应的表格。
四、试验结束与结果处理
试验结束操作
操作人员认为试验可以结束时,点击“结束实验”“计算结果”键,计算机按国标要求在监控窗口形成上、下胶面曲线,并精确求出X、Y值,填入相关表格。
在前、后炉胶面曲线上选择各项焦块技术特性,点击每项中的一种情况后,将自动填入试验报告。
报告输出与保存
点击“打印”键,输出试验报告。
点击“保存”键,将试验报告保存在相应目录。
如需查询历史数据,点击开始窗口中“历史查询”键,跳出打开查询对话框,点击所需查询的名称,再点击打开即可。
退出运行
点击窗口切换中的“开始窗口”键,转入开始窗口,点击“退出运行”键退出运行,切断电源。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全自动碳氢测定仪具体的操作流程,你可知晓?


在线客服